1. 砌体结构
(1) 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饱满度、砖的含水率、技术水平);
(2) 承重体系:
横墙承重:适用于横墙较多建筑;
纵墙承重:要求有较大空间,或者隔断墙位置可能变化
纵横墙承重:多层房屋;
内框架承重:有较大使用空间。
(3) 房屋结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刚弹性、弹性(房屋的横墙间距)
(4) 高厚比:β=H0/h
影响因素:砂浆强度、构件类型、砌体种类、是否自承重、支承约束情况、截面形式、墙体开洞等。
(5) 当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常采用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的方法。
(6) 墙体的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圈梁。
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断开。沉降缝基础必须分开。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7) 砌筑砂浆满足稠度、分层度、抗压强度的要求;
当砌筑材料为粗糙多孔且吸水较大的块料或在干热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大稠度值的砂浆,反之,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
(8) 烧结普通砖,优等品适用于清水墙;一等品、合格品可用于混水墙。
砌筑方法:三一砌砖法、挤浆法(铺浆法)、刮浆法、满口灰法。
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
砖墙水平灰缝宽度8-12mm,宜为10mm
(9) 下列墙体或者部位不能留置脚手眼:
1) 120mm墙、料石清水墙、独立柱;
2) 过梁上与过梁成60°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的1/2范围内;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砌体门窗口两侧200mm(石砌体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600mm)范围内;
5) 梁或梁垫下及其500mm范围内;
6) 空心砖墙;
7)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8)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10)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1)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外,可留直槎,直槎应为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240mm墙厚放置2Φ6),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12)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多层砖房,先绑扎钢筋,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2Φ6钢筋(一砖墙),每边伸入墙体内不应少于1000mm,构造柱与圈梁连接;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0mm,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现退后进。
(13) 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施工不宜超过1.2m。
(14) 砖柱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砖垛与墙搭砌长度应不小于1/4砖长,上下皮灰缝错开1/2砖长;空心砖墙上下皮灰缝错开1/2砖长。
(15) 空心砖墙的转角处,应用普通烧结普通砖砌筑,砌筑长度角边不小于240mm。
(16) 加气混凝土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厚度宜为15mm,竖向灰缝80%,20mm。
2. 钢结构的连接:焊接、螺栓连接(普通、高强)、铆接。
钢材的可焊性受钢材的化学成分、轧制方法和板厚等影响。
· 焊缝缺陷: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等。
· 焊接电流过小:气孔、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
· 焊接速度太快:气孔、弧坑缩孔、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
· 焊接电流太大:弧坑缩孔
3. 螺栓孔必须钻孔成型,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螺栓的紧固次序应从中间开始,对称向两边进行。
永久性普通螺栓紧固质量,可采用锤击法检查。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张拉、承压连接。
钢结构施涂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先难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