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简称“滇”或“云”,有“彩云之南”的美称。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横距990千米,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全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2011年,全省总人口4631万人。
地理位置: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达4060千米以上,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
气 候: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植物资源: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的、甚至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很多。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0%以上,其中名贵中草药有2000多种,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云南森林面积为1817.73万公顷,居全国第3位,森林覆盖率47.5%。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多,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
动物资源:云南动物种类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58.9%。其中,鸟类793种,占63.7%;兽类300种,占51.1%;鱼类366种,占45.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种,占46.4%。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中云南有1万余种。云南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种,均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种类。
矿产资源:云南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我国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一是矿种全,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42种,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二是分布广,金属矿遍及108个县(市、区),煤矿遍及116个县(市、区),非金属矿产遍布全省;三是共生、伴生矿多,利用价值高,全省共生、伴生矿床约占31%。云南有6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
能源资源:云南能源资源丰富,尤以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条件优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云南河流众多,全省水资源总量225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3位;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居全国第3位,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可开发装机容量0.9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全省现已探明储量240亿吨,居全国第9位,煤种也较齐全,烟煤、无烟煤、褐煤都有。地热资源以滇西腾冲地区最为集中,全省有出露的天然温热泉约700处,居全国之冠,年出水量约3.6亿立方米,水温最低的为25℃,高的在100℃以上。太阳能资源也较丰富,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全省年日照时数1000~28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90~150千卡。省内多数地区的日照时数为2100~23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20~130千卡。
旅游资源: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富饶秀丽的边寨风光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已建成了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各类旅游景区,全省有景区景点200多个,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前,已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旅游区,以景洪为中心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旅游区,以大理、丽江和迪庆为重点的滇西北高原风光旅游区,以腾冲和瑞丽为中心的滇西边境旅游区和滇东南岩溶地貌旅游区,五大旅游区以其神奇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宾客。
区位优势: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3个、二类口岸7个,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早在2000多年前,云南就是中华民族与印度和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和开展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从四川至云南,然后通达缅甸、印度和西方国家;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在历史上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近年来,云南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新形势下,云南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网络日趋完善,连接国内、通往周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一是西路通道,沿滇缅(昆畹)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和昆明至大理的铁路西进,有多个出境口岸,可分别到达缅甸密支那、八莫、腊戍等地,并直达仰光;还可经密支那到印度雷多,与印度铁路网连接后通往孟加拉国的达卡、吉大港和印度的加尔各答港。二是中路通道,由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昆明至打洛公路、昆明至曼谷公路和西双版纳机场构成,通往缅甸、老挝、泰国并延伸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是东路通道,以现有滇越铁路、昆河公路及待开发的红河水运为基础,通往越南河内、海防及其南部各地。
人口情况:2011年,全省总人口为4631万人,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5‰,死亡率为6.4‰ 。城镇化率达36.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704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27万人。
民族情况: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等15个民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533.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千万的3个省区(广西、云南、贵州)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为27.6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100万人的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6个;超过10万人不到100万人的有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9个;超过1万人(含1万)不到10万人的有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蒙古族、德昂族、满族、水族9个;超过1000人不到1万人的有独龙族、仡佬族、土家族、侗族等。
文化教育:2011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数64所,比上年增加3所;在校学生48.76万人,增长11.6%。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0.15万人,增长4.0%。普通中学在校生271.29万人,增长0.2%。普通小学在校生424.0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0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0.02%。
全省生产总值: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GDP)8750.95亿元,增长13.7%。
三次产业比重: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07.8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990.9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352.17亿元,增长11.8%。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3:44.7:40.0调整为16.1:45.6:38.3。
财政收入和支出: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258.2亿元,增长2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0.83亿元,增长27.5%。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29.59亿元,增长28.2%。
投资与消费: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09.7亿元,增长2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14亿元,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9%。
对外贸易与合作:2011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160.5亿美元,增长19.6%。其中出口94.7亿美元,增长24.6%,进口65.8亿美元,增长13.2%。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增长30.7%。
居民收支: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6元,增长10.3%。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30177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4722元,增长13.9%。
贫困人口:全省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7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连片特困地区涉及85个县(市、区)。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国家扶贫标准,云南省贫困人口超过1500万人,其中深度贫困人口160.2万人。
扶贫计划:启动实施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十二五”兴边富民工程、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加快重点扶贫开发工程建设,实施1万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和25个贫困乡整乡推进,开展了6个县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把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石漠化地区、藏区四大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以深度贫困人口为重点,抓紧编制和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2011年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已扩大到99个县(市、区),1325.7万人参保;43.5万被征地农民得到养老保障。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增加30万人,落实了66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龄津贴。
特色产业:烟草产业是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
糖产业和茶产业是云南除烟以外的传统骨干产业。云南蔗糖品质好、糖分含量高,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糖的总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是全国重点产糖省份之一。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古老茶区,茶树品种资源极其丰富。目前,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公顷,占全国茶叶总面积的19%以上,居全国第1位;茶叶产量已超25万吨,居全国第2位。
橡胶种植业。云南橡胶种植面积超过48万公顷,橡胶的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达世界先进水平。2011年产量达36万吨,居全国第1位。
花卉产业是云南的新兴产业。云南花卉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花卉约2500多种,其中尤以山茶、杜鹃、报春花、兰花、百合、木兰、龙胆、绿绒蒿等“八大名花”最负盛名。鲜切花产量居全国第1位,出口量占全国的近50%,云南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基地。
旅游业是云南着力培育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到云南旅游的海外旅游者已连续10多年达100多万人次以上。2011年达395.8万人次,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16.1亿美元,增长21.9%;接待国内旅游者1.63亿人次,增长18%;旅游行业总收入1300.29亿元。
交 通: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已具雏形,云南铁路“八出省四出境”、公路“七出省四出境”和水运“两出省三出境”的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铁 路:铁路2011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24千米,有6条干线(成昆、贵昆、南昆、内昆、昆河、蒙宝)、11条支线铁路。铁路货物周转量369.70亿吨千米,铁路旅客周转量91.63亿人千米。
公 路:2011年通车里程突破20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2700千米,居西部前列;乡镇公路路面硬化和建制村通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0%和98%。公路货物周转量617.27亿吨千米,公路旅客周转量424.57亿人千米。
民 航:2011年全省飞机场总数达到14个,位列全国第2位。共有20多家航空公司在昆明机场经营,与昆明机场开通航线的城市100多个,其中国际城市25个、地区2个。昆明始发的航线总数已达200多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30多条。在建的昆明新机场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门户枢纽机场。
水 运:2011年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2893千米,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8.19亿吨千米,水运旅客运输周转量1.96亿人千米。由中老缅泰4国共同开展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线已经开通到泰国清盛。两条出省的水路金沙江—长江黄金水道和右江—珠江水运通道也将贯通。
电讯:连接缅甸、老挝、越南等国的国际光纤网已经建成。截止2011年底,全省光缆长度达到32.98万千米,5条出省光纤汇入国家8纵8横光纤网。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306.52万,移动用户1662.72万户,3G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和主要干道,并具备了跨境服务能力。所有的行政村实现“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省有线电视在网用户486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37%、96.39%。7.6万个通电自然村(20户以上)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